注册会员 | 会员登录 | 收藏瓷茶古道 | 网站地图欢迎光临景德镇市瓷画艺术研究院官网!
点击或扫描进入手机端官网
景德镇市高新区兴园路58号
0798-8299928
cichagudao@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本站专题本站专题

他是一只来自东北的虎

记得还是在2004年第一届国际景德镇陶瓷博览会期间,作为《景德镇日报》的记者,我在博览会采访时,意外地发现一位外地画家在为观众素描画像,我好奇地去凑上前看了。并拍下照片在第二天的报纸刊登出来了。就是这是很不经意的邂逅,让我与戴德全老师可算是至交挚友了。

这次采访他,算是旧友重聚了。不需要任何的寒暄和刻意的做法,我们的釆访,就在他虎气十足的工作室品茶,在虎视眈眈中斟酒。一切都这么地随和、轻松。

戴德全1955年出生辽宁盘锦,辽阔的红海滩培育了他坚强的个性。1982年他毕业于沈阳鲁迅艺术学院,原先学的是国画专业,后又在著名画家冯大中研究所专职研究绘虎,一直从事中国虎文化的研究和绘虎。现在系中国田园画协会会员,辽宁省盘锦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和景德镇陶瓷协会会员,在辽宁盘锦老家,戴德全对陶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当时的他想法非常简单,他很想把国画的工笔虎用到陶瓷上。于是,他托人买了景德镇的瓷板、瓷炉搞实验,通过电话联系景德镇的人把材料运过去,小打小闹地搞些所谓陶瓷艺术创作。

出于生计,2002年他背着一幅画版,意欲浪迹天涯。就这次,他顺路在景德镇做短暂停留。他早就耳闻景德镇的陶瓷历史以及辉煌的现在,向往着这块艺术的热土。而当他亲临瓷都,他被这座千年古镇所吸引,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让这位来自辽宁的东北的汉子深深地所震撼。

在景德镇,一个外地人到这里,没有熟识的朋友,留下来的难度系数不小。他决意要在这里磨砺自己。他得知,在景德镇还有一个东北老乡,他找到这位老乡,就这样,带着他的“东北虎”,戴德全在景德镇留下了……

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梦。这个梦、是他创新的摇篮;这个梦,是他理想的船帆;这个梦,是他灵魂的泉源;这个梦,是他坚守的倚柱。他深信无疑有梦之人,必倾其一生逐之,纵然千里关山,梦魂飞渡,亦甘之如饴。

这个梦,让他从东北家乡辽宁飞渡到千古瓷都景德镇,从此,他开始了他的国画工笔转驾于陶瓷上的探索实践,扬起了他逐梦的风帆,感受那梦的和谐。

他深深被景德镇而感动。这是一个包容性比较强的城市。景德镇人很友善,不排外,好相处。景德镇这块金字招牌引来了全世界爱好陶瓷的艺术家的朝拜,在这里他可以与许多陶瓷艺术家广泛地接触与交流。

但是,在现实中,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对陶艺技术上的了解和掌握,对于他而言多少都会有些迷茫。生活方面的困难是容易被克服的,而在陶艺创作方面,对于料性的掌握需要功夫。陶瓷画虎要比宣纸上画虎难度相比之下大一点。陶瓷难画在于料性的把握。画国画时用水来调,画陶瓷是和油调和火的艺术结合。如果对料性不掌握,那么画出的作品就容易糊等问题。说起料性,戴德全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刚来瓷都时,由于他的人物速描颇有名声。著名相声艺术家侯耀文先生请他画块瓷板画像。经过十多天的认真绘制,一块维妙维肖的瓷像画好了,可是,在出炉一瞬间,他傻眼了。原本好端端的一块瓷像,变得一塌糊涂,让他无法面对。于是,他下定决心,从基础学起,要像一位启蒙的小学生,扎实地从最基础学起。因此,对料性的掌握成为了他陶艺创作的第一关。

回忆当初,对他影响和帮助最大的是恩师,莫过于王锡良,黄秀乾、戴荣华,陈一文,潘凯声、倪春盛等老师,让他摆脱了异地的陌生感。毎当他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这些老师总是伸出温暖、友谊之手,热心地给予他的帮助。

回忆第一次见到王锡良大师,戴德全津津乐道地说,在景德镇住下了,他仍然保留了在东北时喜欢早间散步的良好习惯。每天清晨,他都是迎着晨曦在市休闲广场散散步,在那里,他融入瓷都人的欢乐之中,尽情地享受着千年古镇给自己带来的愉悦。2006年的一个早晨,他亦如往常一样,与友人散步聊天。相谈正欢时,友人说:“那不是王锡良大师吗?他也来散步了。”戴德全一听就顺着友人所指的方向看去,一个目光和蔼的老人家就在不远处。对于王锡良大师,戴德全并不陌生,他没来景德镇之前就听闻,并对王锡良大师高深的艺术造诣以及令人钦佩为人品德佩服至极。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眼前,戴德全马上走向了王锡良大师,他简短地做了自我介绍,希望王锡良能看看他的陶瓷作品,请求赐教。看着眼前的这位憨直的东北汉子,王锡良大师当即爽快地答应了。从此以后,王锡良大师与他成了忘年之交。时常到他的出租屋看他的作品,给予他技术上、技巧上的指导。当他看到戴德全绘画创作较有成效时,王锡良欣然命笔,给他题写了“东北虎来了”。

就这样,在瓷都艺术家的热忱帮助和耐心指引下,不仅很快让他摆脱了异地的陌生感,创作成就也得到迅速提升。2009年他在景德镇市文联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虎文化”个人陶瓷全国巡回展,第一次的成功,让社会与业界认识了这位憨厚、勤奋的东北汉子,给了他在陶瓷文化创作道路上增添了信心和力量。第一次的成功,更让戴德全就以全身心坚守着他的瓷画工笔虎之梦。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来了 “画虎馆”,推开大门,一进去,就被扑面而来的山林之王的霸气所震撼了。一个巨大的“虎头”威严地挂在墙上,占据了一大半墙壁,它豪迈地仰天大吼,惊天动地,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得听从它的指挥,预示着它的存在是不容小觑的。

谈起《崛起》,戴德全话兴更浓。他说,去年,他像往常一样,正在专心作画。忽然灵气一闪,何不画个大的?!于是,他便拿出六张大宣纸平铺在地面上,准备画一只巨大的虎头。为了方便创作,他干脆把这六张宣纸用胶带贴在了墙壁上。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创作,大虎头皮毛细节之处栩栩如生的,大虎头诞生了。当时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他将这个虎头作品命名《崛起》,刻意在作品的两侧分别题写着毛泽东主席“虎踞龙盘今胜  昔天翻地复慨而慷”七律词句,凸显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如同出山猛虎,从一个“东亚病夫”逐渐壮大,崛起的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戴德全认为,一个画家应当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创作,而是不断挖掘和创新。来景德镇之前,戴德全画的主要是上山虎、下山虎,而这则属于传统的内容。而当他在瓷都景德镇,他掌握了陶瓷艺术和料性之后,开始了贴近时代的艺术作品的创作。他要在虎文化艺术中表达人性。他所创作表现的以老虎为题材的作品就不是虎了,而是在画人。他的虎作品很少画张牙舞爪的形象,而考虑一种“和谐”的观念。在这种艺术创新思维中,时刻驱使着他把国画工笔虎与陶瓷虎完美结合。他的工笔虎,不仅追求虎的毛质感强。更要表现画面意象的神韵和姿态,以此来丰富整个画面的内容,营造画面的艺术效果,深层次表达凸显作品的文化内涵。如《风雪人生路——泰山峰上》,是戴德全喜爱的得意之作。作品中一只威严的老虎,几经周折跋涉,它终于傲然屹立在泰山的巅峰,眼神中敢险境争峰的之气魄,充满了一种历经风雨之后的淡然与宁静。充分地表达的是人要达到一定的位置是要付出很多艰辛的努力和“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坚韧不拔精神。这幅画的主题就是将人性赋予虎,贯穿始终给人以奋进的启迪,2009年荣获景德镇市首届民间美术陶瓷大奖赛金奖。

艺术家们总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思想、彰显自己的个性。对于一幅好的作品,有了内容还需形式来承载,戴德全以虎文化为题材的创作和研究,他画虎的前提都以虎为主,背景都是作为陪衬,服从老虎。这是他几十年的积累所得。

他认为,创作固然需要某种灵感,然而没有平常的积累和积淀也是无法搞创作的。画虎要对虎的结构有认识,不仅要掌握比例,准确达到“形似”基本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为了更好地掌握老虎的习性,他在经常到公园里面对老虎进行写生。从来不作重复的作品,重复的作品自己觉得没有意义,也没有激情去画。所以,他笔下的虎具有形神兼备的特点,不仅构图新颖、布局得当,而且形体美、色彩柔和、毛质感强,艺术效果甚佳。比如《全家福》,画老虎的一家,《福中福》的青花是他对于陶瓷语言表现手法的一点新尝试。这两幅作品,他用虎文化传达老百姓喜欢认知的事以此表现家庭和谐。他都将人性赋予虎身,把人的所思所想通过老虎来表现。这里的虎有着深层次的寓意,那就是虎是正义的象征。

一个画家的作品,无可避免地带有自身的密码和信息。戴德全的虎瓷画有极高的造诣,或是有意无意之间,他的作品将陶瓷语言与版画、水墨画的语言融合在一起,使得作品的个性更加鲜明。戴德全选择老虎作为题材,是因为在中国的虎文化中。在中国北方,虎具有镇宅,避邪,防火防盗之功能。故虎作为民间文化的图腾,“虎”“福”谐音是作者对美好的温馨祝福。作为一名艺术家,戴德全选择老虎作为题材,责无旁贷把优秀的虎文化发扬光大。为了表达对作品的思想,他经常把人物与动物相结合来画,瓷板画《今日说法》就是他的一种探索。《今日说法》画画不是表面的模仿,而是一种内涵的创新。他创作这幅画就是为表达与如今的法制社会相照应以及与时俱进的思想。中央电视台有个《今日说法》栏目,每天通过案例向观众解答法律难题,向全国观众普法,在全国颇具影响。戴德全在《今日说法》的启示下,蒙发了传递和谐的构想。他刻意在画面上绘画了人们传说中的济公。济公会佛法、很神奇。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到济公那里就迎刃而解了。他把老虎和济公画在一起,意在济公用佛法说服了老虎。他将“人和物的和谐”体现于画面,激励着人们推动社会和谐进步。这是戴德全画虎的创作意图,这幅作品以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形式,给人以别开生面、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通过展出,在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2009年,曾入选景德镇市政府在台湾举办的“海峡两岸陶瓷精品展”并获得大奖。

在成功面前,戴德全没有满足,而是更艰辛的创作。他以其悟性、功力、修养和才情和凝练的笔墨、深沉的内涵、雄浑的气派以及敏锐的视觉和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不断加深着自已对自然的感悟,不断地完善自我。观戴德全的绘画,觉其境界已熟,擅长的传统国画技法和景德镇绘瓷技艺已然融为一体,心乎已应。他不仅重在写实,而且善于从意境的深度和广度上构思,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进行创作。他的每一件作品都能给观者视觉上的冲击,画面和立意颇耐人寻味,值得用心去揣摩。既有国画韵味,又有瓷画特色。他所创作的作品,轮廓清晰,结构严谨,在线型上相协调,在形状上相对照,挺秀、大方、庄重,意境深远,神形并茂,感染力强。他的《今日说法》大获成功后,相继创作了《赢在中国》等虎文化作品,荣获景德镇市文联举办的外地著名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并获景德镇市首届民间美术陶瓷大奖赛银奖。这些作品渲染出浓郁的氛围,创造出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境。2009年中央电视台《盛世收藏》栏目对其进行专题采访,国内200多家省市电视台也进行了转播。他的作品陆续发表于《景德镇日报》和《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作品集》、《景德镇现代艺术陶瓷投资与鉴藏》等画册。 2008年瓷板画《享受阳光》入选“闽龙杯”全国陶瓷原创设计电视大奖赛。2009年瓷板画《春风又绿龙泉源》入选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的“纪念建国六十周年—景德镇陶瓷成就成果展”。

戴德全是一位很有爱心的艺术家。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先后两次捐赠陶瓷作品《小屋》、《阳光下》,由江西省红十字协会、景德镇市红十字协会纳赠。2009年在景德镇市美术馆与景德镇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献瓷献艺术,建设新玉树”爱心捐赠活动中,向震区玉树捐赠《亲情》、《元》、《今日关注》3件陶瓷作品。